根據IFL Science在2020年11月13日的報導,在西非森林深處,科學家首次發現和記錄了患有痲瘋病的野生黑猩猩。令人出乎意料的是,研究人員頗有信心的表示這些黑猩猩並不是從人類身上感染到病毒的,這表示這種痲瘋病是從不明的感染源爆發的。
研究人員在《bioRxiv》(一個收藏了尚未經過同行評審,待印刷的生物學報告、資料、研究等的網站)發表了報告說明:痲瘋病已經襲擊了幾內亞比紹的坎塔涅茲國家公園(Cantanhez National Park)和科特迪瓦的泰伊國家公園(Taï National Park)的至少兩個野生黑猩猩族群。
這種疾病在黑猩猩身上的發作方式似乎與人類的發作方式一樣。通過在公園周圍架設的隱藏相機,研究小組拍到了「至少四隻」有痲瘋病症狀的黑猩猩的圖像:這些黑猩猩的面部,耳朵,手和腳都有損傷和毀容。
泰伊國家公園內一隻受痲瘋病感染的黑猩猩,臉上全部都是腫瘤和傷口。
為了確認診斷,研究小組收集了糞便樣本,並檢測到可以造成痲瘋病的細菌,即麻風桿菌(Mycobacterium leprae)。他們還從在2009年被一隻獵豹殺死的成年雌性黑猩猩「佐拉(Zora)」的屍檢樣本中檢測到了麻風桿菌。
曾經被認為只能感染人類的痲瘋病,現在已經確認它還會傳染其他野生物種,例如松鼠和犰狳。雖然以前在圈養的黑猩猩和其他靈長類動物中都曾見過痲瘋病的存在,但這是「首次在野生種群」中發現的痲瘋病例。
以前有報導說,為了美國和日本的醫學研究而在西非被捕獲的嬰兒期黑猩猩就發現到痲瘋病源的存在。該分析表明,在野外的黑猩猩在嬰兒時期就感染了該病毒,但直到多年後才出現症狀。然而,這個新的調查報告似乎展示了全球第一個確診的野生痲瘋病病例。
在柏林的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研究人畜共患病病原體的資深研究作者「費邊·萊昂茲」博士(Dr. Fabian Leendertz)在發給IFL Science的email裡面說明:
「因為目前的確診率偏低,從保育的角度來看,我們目前不能說這種疾病是一種威脅。但是,我們必須觀察整體局勢。」
萊昂茲博士繼續說道:「泰伊國家公園的數據表明感染速度非常緩慢:一個黑猩猩社區組成只有兩個個體,而黑猩猩之間的主要互動方式是非常密切的互相整理毛髮。」
「我們不能僅說疾病本身就是一個會影響保育的問題,但我想提醒說,黑猩猩還有許多其他問題——生存環境喪失,偷獵,其他疾病——因此任何其他問題都是一個保育問題。」
坎塔涅茲國家公園內拍到的一隻雌性黑猩猩受到嚴重的痲瘋病感染。
從糞便樣本中獲得的細菌的遺傳分析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觀點。首先,兩個不同的地點有兩個不同的毒株,表明暴發是分開發生的。其次,造成這兩次爆發的細菌菌株的基因型在人類中極為罕見,這表明爆發不太可能源於與人類的接觸。
此外,痲瘋通常是通過與受感染個體的長時間密切接觸而傳播。除了研究牠們的研究人員之外,幾乎沒有與人類接觸過。值得注意的是,尚無與黑猩猩有關的研究人員被診斷出患有痲瘋病。他們還遵循嚴格的衛生措施,例如保持7公尺的距離並戴上口罩,以減少疾病從人到靈長類動物跳躍的風險。
剩下的問題是,黑猩猩是如何感染這種疾病的?研究人員還不確定,只能懷疑它來自未知的動物或環境。不幸的是,他們目前仍不清楚該來源可能是什麼。
「不幸的是,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正在對此進行調查。採樣環境樣本,捕獲囓齒動物等,」萊昂茲博士解釋說。
然而,找出來感染源可能會發現一些對該疾病的重要見解。例如,它質疑了長期以來一直認為人類是痲瘋病的主要宿體的假設。這也表明未知因素在痲瘋病的傳播中起著重要作用。
原文出自:IFL Science
就是愛寵物,報導最新的國外寵物新聞!如果布魯編漏了哪個國外重要毛孩新聞趣聞,歡迎私訊投稿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