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站PetPlace的報導,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想知道家中主子的腦袋裡到底都在想些什麼吧?你或許可以花一整個下午觀察主子,但結論是你還是不知道牠在表達什麼。只見喵喵不斷的用眼睛偷瞟你或是甩甩牠的尾巴,牠到底是在生氣還是開心?別擔心,現在你能透過這6條貓咪的身體語言來「推測」貓咪在想什麼了!
1. 眼睛
當你深情的望進貓咪的眼睛時,你會發現能從其中發現很多貓咪的情緒。貓咪眼睛的視線可以告訴你牠現在注意的東西是什麼,但是貓咪是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分心的動物,有時候你會發現牠的視線只是突然停在某個東西上面而已。當你的貓咪非常專心地盯著某個東西看時,代表他對那個東西帶有敵意或是希望你能替他做一些事。主人在推測貓咪的想法時最好也先觀察一下周遭的狀況,如果周圍有另牠焦躁不安的東西那貓咪的眼神會變得非常專注並且身體維持在僵硬的狀態。如果周遭很安全那有可能牠只是在發呆或是很放鬆。
(Source: ShutterStock)
另外你也可以觀察貓咪瞳孔的大小,如果牠的瞳孔呈現細長狀那代表牠在觀察環境或是充滿掠奪性的;如果牠的瞳孔變得又大又圓,則代表牠現在身體不舒服、準備打架或是逃跑。不過不一定所有的瞳孔變化都是跟貓咪的情緒有關,因為牠們主要是透過瞳孔來調解接觸的光線。通常貓咪的瞳孔會在黑暗中變得又大又圓,但是有研究顯示出若把貓咪放在完全明亮的房間時牠的瞳孔也會呈現這樣的效果。
(Source: WallpaperUp)
貓咪眼睛張開的程度也能告訴你一些事情哦!當貓咪的眼睛張的又圓又大時代表牠現在充滿活力或是準備進攻。變成杏仁狀的半闔眼睛則是代表貓咪正在想睡覺、放鬆的狀態。所以當你發現你家的貓咪和你在一起時眼睛不是半闔上就是閉起來的話,代表牠認為和你在一起是很安全、很舒服的。
2. 耳朵
從貓咪耳朵的形狀、方向我們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Source: WebMD)
- 垂直且朝向前方:警戒狀態
- 飛機耳:具攻擊性
- 耳朵往後折甚至縮起來:具防衛性(耳朵縮起來可以保護耳朵不受傷害)
- 耳朵一前一後:內心充滿矛盾或是困惑
- 像雷達一樣轉來轉去:充滿好奇,尋找聲音來源
3. 嘴巴
(Source: iamwaitress)
通常貓咪的嘴巴都是闔上的,但是當牠把嘴巴張開時代表牠想要告訴你什麼哦!(不過也不是張開嘴巴和你說話啦)
- 微微的張開嘴巴:當你的貓咪眼睛目視著遠方並微微的張開嘴巴,代表牠正在透過氣味來接受訊息。
- 嘴巴張開但嘴唇內縮:當牠露出這個嘴型且發出嘶嘶聲或哈氣聲時,代表牠現在具有攻擊性
- 打哈欠:打哈欠具有很多種意思,有可能是放鬆、紓壓、困惑或是準備攻擊。
4. 頭和身體的動作
(Source: Three Roads Trivia)
一隻具有侵略性的貓通常會頭壓低偷偷摸摸的走向牠的「目標」,眼睛則是會緊緊地盯著目標。當你發現你的貓咪呈現這樣的狀態並且耳朵往旁邊壓、後腿變得僵硬緊張時,代表牠正在忙著偷襲什麼東西呢!
當你的貓咪呈現警戒狀態時,牠會找一個地方窩著並且把頭靠向某一側,並不斷發出嘶嘶聲和哈氣聲。其牠攻擊性的徵兆像是隨時準備進攻的張開開的爪子、豎起的毛讓牠的體積變得更大更嚇人。不過通常這種時候貓咪只是想嚇唬對方並不會真的攻擊,因為貓咪的天性是非常膽小的。
5. 尾巴
(Source: POC)
貓咪的尾巴也是傳達最多訊息的地方!牠們的尾巴可以垂直的朝上朝下,也可以彎彎曲曲的甩來甩去。
- 夾著尾巴:害怕、具防衛心
- 尾巴半彎著並輕微的擺動:溫和、充滿好奇
- 垂直往上:焦慮或是和你打招呼
- 往身體的方向彎:期待或是監視
- (公貓)把尾巴完全朝向母貓:性興奮
- 尾巴垂低並輕微顫抖:跟蹤獵物
- 甩來甩去的尾巴:高度侵略性
- 炸毛:高度侵略性或是害怕
6. 做記號
(Source: abouthome)
- 磨蹭:貓咪喜歡用臉或是身體來磨蹭你或是家中的物品,這麼做其實是在用身體的氣味來做記號。有人說當貓咪用額頭或是臉頰磨蹭時代表牠很喜歡你,但事實上牠是在用氣味表達「佔有慾」。(對就是霸道總裁的感覺)
- 抓家具:當貓在抓家具時並不是在磨爪哦!這其實也是一種透過氣味以及痕跡來做記號的方式。貓咪的腳掌上附有腺體可以製造氣味,貓咪就是透過到處抓抓的過程來畫地盤。如果你家的貓咪不斷的抓壞家具造成困擾的話,可以多買一些貓抓板放在牠常抓抓的地方附近。
- 到處尿尿或大便:對主人來說這種標記氣味的行為真的很令人討厭,不過這種強烈的標記方式跟抓家具一樣都是為了宣示主權。
- 肛門腺的分泌物:當貓咪在極度害怕的情況下牠會從肛門腺中噴出一些液體,通常是用來警告其他貓咪「這裡很危險哦不要靠近」。
以上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主人「推測」貓咪的心理狀態,但要知道這些方法只能用來「推斷」。因為每隻貓咪的個性不同、所處的環境也不同,所以當主人在試著推敲貓咪的想法時還是要以當時的情況脈絡並搭配以上的資訊來加以整合。
原文出自:PetPlace
本文編輯:iPetGroup 萬卉珊